
犀牛配资
一场跨越1800公里的“南北对话”,不仅旨在破解肉牛产业“北养南销”的供需梗阻,更致力于让北方优质牛肉真正端上大湾区千家万户的餐桌。
近日,河北省曲阳县与广东省牛产业发展促进会围绕肉牛产业发展及市场对接展开专题座谈。曲阳县委书记康峰率相关单位负责人、养殖户代表赴粤,与广东省牛产业发展促进会、南方农村报社及行业专家面对面交流,聚焦肉牛养殖、市场供需、产业链协同等核心痛点,探讨产业转型升级方向。

座谈会现场

当前,牛产业正处在产业转型的关键节点。从过去“有产品就有市场”的野蛮生长,到如今“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存量竞争,肉牛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破局突围、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全行业共同思考的课题。
在曲阳牛产业发展问题上,康峰书记毫不避讳地直指核心。作为保定肉牛养殖核心区,曲阳全县年出栏肉牛5-6万头,但产业结构性问题突出:近八成出栏量为西门塔尔牛,受去年奶牛淘汰潮的冲击,肉牛行情进一步走低,养殖户普遍面临“卖牛难、价不稳”的困境。
交流中,各方一致认为,当下肉牛产业的核心痛点集中在三个方面,这也是众多养殖产区的共性难题。
一是品种单一与市场脱节。不少养殖户长期依赖西门塔尔等传统品种,陷入“大小能卖、价高价低都卖”的被动局面,却忽视了市场对安格斯、秦川牛等高品质、特色品种的需求,尤其是大湾区对雪花牛等高端品类的稳定需求,导致优质不优价。
二是信息不对称与中间壁垒。牛经纪人把控渠道、两头压榨犀牛配资,养殖户不了解市场真实价格,市场端找不到优质货源,形成“养殖户卖难、市场买难”的恶性循环,中间环节吞噬了大量产业利润。
三是产业链条松散与精细化不足。从养殖端的选种、技术,到加工端的产品开发,再到市场端的渠道对接,各环节缺乏有效联动,养殖端盲目扩量不提质,加工端产品同质化,市场端需求无法有效传导至前端,最终陷入“内卷式竞争”。

产业发展的困境中,新的破局路径正在显现。广东省牛产业发展促进会陈晓申会长分享了广东市场的新变化:一方面,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健康、高品质成为核心需求,潮汕牛肉火锅的持续升温,不断印证“优质优价”的市场逻辑,而粤牧优品认证的推广,正是顺应这一趋势、帮助优质产品实现价值兑现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区域协同空间广阔,大湾区年肉牛交易量达300万头,消费市场庞大且稳定,而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养殖资源,“北牛南运”的协同发展潜力巨大,只要以标准化认证为纽带打通渠道、精准对接需求,就能实现供需双赢;此外,产业细分带来新空间,从高端生鲜肉到牛肉丸、牛肉串等深加工产品,从餐饮直供到线上零售,不同赛道的需求分层,为企业精准发力提供了清晰方向。

问题找不准,药方开不对。康峰书记说,曲阳有山草资源,养殖基础好,但缺龙头、缺技术、缺销路。广东有市场、有渠道、有经验,这正是我们要找的‘合伙人’。”
围绕核心痛点,双方以广东“四个共享”机制为核心,以媒体+行动为推手,共同提出三大破局思路。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品种优化与品质提升。摆脱“经验主义”束缚,打破单一品种养殖惯性,主动对接市场需求——针对大湾区对雪花牛、日鲜肉的需求,引进安格斯等优质品种,推广科学选种、精细化养殖技术,控制养殖成本,提升牛肉含脂量、鲜嫩度等核心品质指标;针对餐饮、深加工等不同场景,培育差异化品种,让“好品种匹配好市场”,摆脱价格波动的被动局面。同时,借鉴“分段养殖”模式,整合各地资源,实现“北方拉架子、南方育肥”的协同,最大化降低养殖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第二,以平台为纽带,打通产业链壁垒与信息鸿沟。破解牛经纪人垄断渠道的困境,需要政府、协会、养殖户三方联动,搭建公正、透明的产业平台。一方面,发挥牛产业发展促进会的桥梁作用,推动“统产统购”,整合养殖端资源,直接对接大湾区屠宰场、餐饮企业、深加工企业,减少中间环节,让养殖户和市场端双双受益;另一方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递市场价格、品种需求、消费趋势等信息,让养殖户“养得明白、卖得放心”,让市场端“买得优质、买得实惠”。康峰书记也提议,可探索在北方设立促进会办事处,培育本地办事人员,打通京津冀与大湾区的产业联动通道,实现“北牛南运”的高效衔接。
第三,以细分赛道为抓手,推动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精细化分工与产业链延伸。养殖端要聚焦“专而精”,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是根据自身资源,在品种培育、阶段养殖等某一环节做精做优,提升单环节效益;加工端要挖掘多元需求,除了传统生鲜肉,可依托保定曲阳地方特色牛肉小吃,开发即食产品、深加工产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餐饮端要坚守品质底线,抓住健康消费趋势,做强潮汕牛肉火锅等优势品类,同时带动前端养殖品质提升,形成“养殖-加工-餐饮”的闭环发展。

陈晓申会长在座谈会上表示,将以广东正推行的“四个共享”——资源共享、渠道共享、信息共享、品牌共享,把优质牛种资源、先进养殖技术及粤牧优品认证标准体系共享给曲阳。

值得一提的是,粤牧优品认证体系——这一立足大湾区消费市场的优质标准,涵盖品种选育、养殖规范、品质检测、溯源管理等全链条要求,近期已正式发布,将成为本地餐饮企业、商超采购优质牛肉的重要参考依据。
基于这一认证背书与媒体+行动指引,广东省牛产业发展促进会诚挚发出邀请:欢迎曲阳肉牛产业积极参与今年12月举办的全国首届潮汕牛肉火锅文化节,通过对标粤牧优品认证标准优化养殖与加工环节,借助文化节平台实现优质产品与大湾区市场的精准对接,为北方肉牛“出山进湾”搭建起标准化、高效化的合作桥梁。
“当前产业发展已过‘规模取胜’的时代,‘精细化、高品质、强协同’成为破局关键。”康峰书记在总结时强调,曲阳将全力搭建平台、做好引导,联合促进会、养殖户、市场主体,以对接粤牧优品认证为契机,推动品种优化、渠道打通、产业延伸,让养殖户的付出得到合理回报,让市场端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真正实现“带农富农、产业共赢”。
“接下来,我们计划组织养殖户开展线上交流培训会,邀请行业专家讲解品种选择、市场趋势,转变养殖观念;同时,筛选重点养殖户赴大湾区考察学习,实地对接市场资源。深化各方合作,携手推动肉牛产业走出内卷、实现高质量发展。”康峰书记说,相信有广东的市场、政策与媒体+助力,曲阳的肉牛一定能端上大湾区的餐桌,让养殖户真正增收。撰文:王文强
来源:南方农村报犀牛配资
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