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严格依据权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真牛所,结合最新动态及历史数据,最终观点保持中立。结尾附有参考资料
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大厅,电子屏上的数字定格在218票赞成、214票反对。总统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以最小优势闯关成功。
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刚刚结束一场创纪录的8小时46分钟演讲反对该法案,却未能扭转结局。几个小时后,特朗普将在独立日庆典上签署这份法案,把烟花表演变成政治胜利的庆典。
这份长达869页的法案核心很直白:永久延续特朗普2017年的减税政策,新增小费和加班工资免税条款;同时大幅削减医疗补助和食品援助支出。
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未来十年它将给美国增加3.4万亿美元赤字,同时让1180万美国人失去医保,320万人失去食品券。
白宫宣称经济增长和关税收入能填补窟窿,但经济学家们集体摇头。
耶鲁大学报告戳破幻想:到2054年,美国实际GDP增幅将比未实施该法案时萎缩近3%,10年期美债收益率高出1.2个百分点,债务与GDP之比飙升至183%。
表面看,“大而美”法案像份全民礼物——中产减税、工人小费免税、企业税率锁定。但魔鬼藏在869页文本的细节里。
最富有的美国人成了最大赢家,遗产税免征额翻倍,州地税抵扣上限从1万提升到4万美元。
代价则由底层民众背负。医疗补助计划被削去近1万亿美元,各州被禁止用创造性融资填补缺口。带强制工作要求的食品券计划,直接把320万弱势群体推出安全网。
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报告揭示冰冷现实:收入最低的20%美国人,十年内税后收入平均下降2.3%;而收入最高的20%群体,收入反增2.3%。这种逆向财富转移被《纽约时报》直接称为“劫贫济富”。
法案的“甜点”设计充满选举算计。共和党领袖毫不掩饰:减税红利将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释放,而福利削减的剧痛延迟到选后才发作。
“大而美”法案刚通过,财政部立刻亮出融资计划:下半年增发1万亿美元国债,其中7000亿密集砸向8、9月的短期债券市场。
这个数字让华尔街倒吸凉气——美债堰塞湖已达36.2万亿美元真牛所,债务/GDP比率高达124%。
五月份,穆迪摘下美国最后的AAA评级桂冠。至此,全球三大评级机构全部剥夺了美国的最高信用评级810。
降级理由直指病灶:财政赤字结构性恶化,预计2035年赤字达GDP的9%;利息支出将从GDP的1.6%飙升至6.7%。
外国买家正用脚投票。贝莱德发出警告:“外国买家已经开始厌恶美国国债”。中国连续减持美债,2025年3月单月抛售189亿美元,持仓降至7654亿美元,从第二大持有国滑落至第三位。
黄金市场印证着信用迁徙。2024年全球央行抢购1136吨黄金,创历史纪录。中国央行单年增持280吨,黄金储备占比从3.3%跃升至7.8%。当黄金而非美债成为避风港,美元根基已悄然松动。
美国债务危机像部重复播放的老电影。1940至2013年间,国会91次调整债务上限,平均不到10个月就调整一次。
两党把债务上限变成政治肉搏场——2011年债务危机导致标普首次降级;2023年政府停摆16天,损失240亿美元GDP。
特朗普一面签署制造3.4万亿赤字的法案,一面将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这个操作暴露了美国财政管理的荒诞逻辑:先制造火药桶,再延长引信。
“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主席Maya MacGuineas的批评一针见血:“我们刚刚目睹了立法者对国家财政状况的漠视,这是失败的国家治理。”
彼得·彼得森基金会则算了一笔残酷的时间账:“距离大选不到100天了,但即使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们的债务预计还会增加1万亿美元。”
美国长期依赖美元特权转嫁危机。康奈尔大学教授在《美元陷阱》中直言:美元成了美国在国际经济循环中的“收割机”。但如今收割机正在反噬主人。
美联储陷入两难困境:维持高利率?政府每年需多付3500亿美元利息(相比2020年低利率时期)。降息刺激经济?
可能引爆美元贬值(2025年美元指数较2021年高点下跌12%),加速外资逃离美债。
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看得透彻:美国正走向“财政主导”时代,货币政策独立性让位于债务可持续性。
IMF的警告更直白:“美国宽松的财政政策对全球利率和美元构成上行压力,推高世界其他地区的融资成本,从而加剧经济脆弱性和风险。”
贸易战加剧了困境。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引发多国反制——中国将美国商品关税调至84%,加拿大对美汽车征25%关税,欧盟也启动报复性征税。
瑞银测算,这些关税可能拖累全球经济50-100个基点。
结构性绝境,灰犀牛已到眼前
美国债务危机的真正恐怖在于无解。老龄化海啸袭来: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2010年13%升至2025年17%,社保与医疗占联邦预算43%。移民净流入较2019年降40%,劳动力池萎缩加剧负担。
利息支出如巨蟒缠身。到2030年代,美国22%税收将用于支付国债利息,成为联邦支出的最大单项。这相当于每五元税收就有一元还债,还不算本金。
特拉斯式崩盘若隐若现。英国前首相特拉斯2022年推出赤字占GDP3.9%的小预算,立即引发英镑崩盘。而美国当前赤字达GDP的7%。
虽然美国有更深的国债市场缓冲,但国家信用透支的临界点可能比想象中更近。
面对36万亿债务大山,最富有的10%美国人握有113万亿财富。但向富豪征税的选项在华盛顿无人讨论——两党默契地选择继续刷美元的“信用卡”,直到刷爆那一天。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国债波动率指数(MOVE)曾单日暴涨25%,数字背后是债券交易员们对美债信心的剧烈摇摆。
当特朗普在独立日烟花下签署法案时,财政部正紧急筹备8月发行7000亿美元新债——这相当于一个月内向市场倾倒半个俄罗斯的GDP。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在法案通过后悄悄越过4.5%关口,市场用冰冷的数字投下不信任票。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债务时钟仍在加速,而这次,暂停按钮已经失灵。
参考信源:国会通过“大而美”法案,为美国债台进一步高筑埋下隐患
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